【龍眼林休閒農業區】爲發展地方特色,儲備人才,於7月27、29、30三天在《清城農莊》舉辦藍染課程研習,由 邱繡蓮 老師指導, 邱老師說明藍染植物大青〈馬藍〉是爵床科、多年生的草本植物,喜歡生長在低海拔樹蔭下的潮濕地,大青蘊含神奇的藍靛素,用手摘一點葉子搓揉,氧化後手部會有藍色素附著。
邱老師說明藍靛染料的製作過程:
ㄧ、 製靛過程 :
1. 採收大青,將葉子泡水,浸泡一、兩天。
2.撈出腐葉。
3.打藍: 加入生石灰〈為葉子的0.02倍〉,將石灰水與水溶性藍色素攪拌,可搖起水再倒出幫助氧化,攪拌到水成墨黑色,泡沫不見,時間大約40分 ~ 1小時。
4.靜置沉澱: 將上層水分去除,留下底部染料。
5. 過濾取藍泥: 以棉布袋濾乾水分,成為泥膏狀不溶性藍染料,藍泥上加一點米酒。
※10公斤藍草可製1公斤藍靛,可染ㄧ公斤的布。
二、建藍過程 :
1. 取木灰鹼液 : 將水加熱到90度加入木灰,PH值維持12~13。
2. 調配藍缸染液 : 藍泥5公斤 十 木灰水50公升 十 麥芽糖300克 十 酒600cc。〈依比例調配〉
3. 每天視情況攪拌染液,約2、3週逐漸發酵還原。
4. 製成染液 : 液體為墨綠色,還原成隱色性藍靛染液。
※ 藍染實作 :
ㄧ、圖形設計
邱老師發給每人ㄧ條手帕,ㄧ個手提袋。
手帕 : 以綁染的方式設計圖案。
手提袋以縫染的方式設計圖案。

要做出對稱圖形,將紙版以對折方式裁出圖形。
畫出圖形,以平針縫好圖形,預留ㄧ段棉線。
緊縮棉線,並用棉線將圖形繞圈綁緊。
這是不同的縫法,以針線直接將圖形繞圈縫綁。
手帕可隨意綁,橡皮筋、小石頭、竹筷、錢幣...都可運用。
二、染布過程
1. 染布之前,先將布以冷水搓揉均勻,活化布的纖維。
2. 以計時器控制染布時間,每染ㄧ次3分鐘,手帕要染4次,手提袋要染12次。
3. 染布時,布不可浮出液面,並將布的每ㄧ部份染勻。
4. 每染完一次,將染液擰乾,再拿到電風扇旁邊吹風氧化。
5.吹風氧化後,將染布晾在衣架。
6.完成染布過程,將染布以冷水沖洗,再以脫水機脫水。
7.小心拆線。
8. 拆線後,再沖水洗淨、脫水、晾乾,完成作品。
染布時,布不可浮出液面。
以電扇吹風氧化
晾乾
拆線
三、經驗分享 將自己的創作理念,研習心得與大家分享。
南開科技大學徐主任是【龍眼林休閒農業區】的輔導教授
徐主任以藍草-大青作為創作的題材,手提袋兩面設計,超認真,收穫滿行囊 !
四、作品賞析
※三天的藍染研習課程,同學們學習的興致高昂,發揮創意,激發想像力,染出意想不到的效果,每ㄧ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! 每個人欣賞別人的作品,對於自己的作品也是百分百的滿意,每ㄧ件作品都是努力的結晶,從大家滿意的笑容,感想只有一個~~ “~水就是水~ ”特別要感 謝邱老師傾囊相授,讓大家收穫滿滿~~喜樂滿滿~~也要感謝徐主任以身作則,激發大家學習的興致,才有這麼豐碩的成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