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又是橄欖成熟的季節,今年的橄欖結的果實並不多,又連續風災,產量大減是一定的,物以稀為貴,自我安慰一番!
最近以橄欖的造型設計一件陶作,內部是個陶甕,用來釀造橄欖酵素,是最具代表性的容器,特別是自製作品,陶土中加了細熟料,透氣性更佳,陶的透氣性能釀出優質美好的風味,這是 其他任何容器無法比擬的。
作品的內部是個陶甕,外表看起來像一件雕塑品,這是針對以前的作品,做了部份修飾及改良,希望裝了發酵的橄欖,外觀看起來仍然清爽舒適!
將此件作品的作法略作說明如後:
做陶步驟 做陶 的方法千百種,僅就所敘作品簡單說明: 最好的練土機 !
搓土條 一包陶土40公斤,老伴從晚上8點搓到11點半,這樣創作作品就省力多了 ! 老伴是
搓好的土條以塑膠布蓋好,防止水分蒸發乾裂。
敲扁的土條由底部往上銜接
銜接處先以鋼刷刷粗,再做表面處理,保持粗糙面才不至軟化。
往上越縮越小
封口
表面處理 以竹製飯匙拍打
做出底部〈看起來是頂部,實際上是作品底座〉
頂部放上木板,以鐵鎚敲平
將作品翻轉,有點吃力----老伴專屬的工作!
翻轉過來的半成品
濕毛巾覆蓋,因口部陶土已經硬化,必須軟化才能繼續銜接。
由銜接處做到封頂
切開封口,以棉線標出欲刻劃的線條,作為蓋子與作品之間連結的指標,另方面也給單調的作品來點裝飾。
切開的封口以保鮮膜隔離,避免沾粘。
封口的蓋子加上提把,避免因施力擠壓變形,臨時找來抱枕墊底。
做出甕的口部,這部分真的有點困難,因軟軟的陶土受地心引力的影響容易塌陷!
甕口加上蓋子,用以釀造酵素才能醞釀更美好的風味!
頂部封口仍以保鮮膜隔離
刻畫處加一點裝飾,以青岡櫟的種子將瓷土壓出鈕扣的感覺。
完成的作品,內部是實用的陶甕,外部看起來是件雕塑品,還算滿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