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區規劃三條大蝕溝,大小兩個生態池,以利排水蓄水,其中兩條大蝕溝,先流經小生態池,再流經大生態池,水滿後流往漳平溪,下雨時廣大的山區,雨量大部份流經這兩條大蝕溝,辛樂克及薔蜜颱風超大雨量造成土石坍方,夾帶大量的泥砂,蓄積在小生態池,邊缘有12個階梯約兩個人深的池塘居然變成陸地,只剩幾個淺漥。
小池塘原先常可看到小蝦小魚優遊自在,有次還特別放進一些溪哥魚,豐富池塘的生態,沒想到今年風強雨驟,池塘的泥滿了,魚也沒了,這裡變成青蛙的天堂,傍晚時分,爭相鳴叫。
眼見泥土繼續堆積,可能連箱涵都遭掩埋,如此一來,水將從地面四處亂竄,情況不堪想像。該整理還是要整理。今天請來一台200的怪手,清理一天,才大致恢復原貌。只是沒想到,看起來不是很大的池塘,泥土怎麼那麼多?軟趴趴的泥土,佔滿了園內道,想撥開一條排水通道都不可行,只有乞求老天爺,最少一週內不要下雨,等泥土稍乾才有辦法清土。
萬一天公不作美,來場傾盆大雨,滿地爛泥巴,如何是好?
小生態池已升格為陸地,青蛙是這裡的主角。
200的挖土機進行清理
連蝕溝的石頭都沖進池塘
軟趴趴的爛泥巴暫時放在園內道旁,泥淖不堪。
小小的池塘,泥土怎麼那麼多
堆積的土層有多厚! 值得慶幸的是箱涵還可排水。
小生態池 清理一天,好不容易清出原貌。
大生態池,,波平如鏡,景色依舊,白鷺鷥常到這裡覓食,孤獨的白鵝晚上就在這裡過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