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早上發現園區楊梅及檸檬葉子上的椿象已經脫皮,〈前兩天比較忙,沒注意正確脫皮的時間〉,脫皮後的長相跟原來若蟲的長相完全不同,兩種椿像顯然是不同的品種;經與桃園市莊敬國民小學飼養的黃斑粗喙椿象比對也不相同。
經查資料“黃斑椿象”為植食性,牠們有刺吸式的口器可刺入植物吸食汁液 ,但會危害農作物而成為不受歡迎的昆蟲。 爲了解園區發現的兩種“椿象”到底“吃葷”還是“吃素”? 到底是益蟲還是害蟲 ? 決定飼養觀察。
四月四日發現10隻黃斑椿象若蟲,四月10日若蟲剩下9隻。
4月13日早上發現若蟲已經脫皮,形狀跟身上的紋路與若蟲完全不同。

取一個小玻璃瓶,裝水,瓶口套上絲襪〈防止椿象掉入玻璃瓶〉,將剪下的楊梅枝插入玻璃瓶,9隻黃斑椿象,7隻圍在卵旁邊,另外兩隻在別片葉子。
4月9日檸檬葉上發現的 ? 椿象共27隻
4月13日發現若蟲已經脫皮,形狀跟身上的紋路與若蟲完全不同。全身黑嚕嚕 ! 數不清到底還有幾隻。
方法同上,將檸檬葉插在玻璃瓶。
準備飼養箱,箱底放置衛生紙,加一點水保溼,將兩瓶椿象放入飼養箱。
箱內放些楊梅葉子及檸檬葉子,要是幼蟲掉下來,可以棲身。

箱內再放入一片吐司,及幾隻麵包蟲,觀察椿象會不會吃蟲 ?
飼養箱蓋上棉布,防止椿象爬出來,或螞蟻入侵。
飼養箱蓋上蓋子〈這飼養箱是以前飼養蝴蝶幼蟲的箱子〉,晚上將布放下遮光。
白天將布捲起來,放在窗戶旁邊透光,模擬自然情境。
桃園市莊敬國民小學飼養的黃斑粗喙椿象〈網路資料,作為比較參考,若有侵權請告知,立刻刪除〉
黃斑粗喙椿象正在捕食紋白蝶幼蟲
桃園市莊敬國民小學飼養的黃斑粗喙椿象〈網路資料,作為比較參考,若有侵權請告知,立刻刪除〉
※4月14日觀察紀錄 :
兩種椿象四處趴趴走,大隻的黃斑椿象動作較慢,小隻的椿象動作很快,大都聚集在檸檬葉最上面的嫩葉,正面有幾隻,背面數量較多,且全部都已離開卵塊。沒有捕食麵包蟲的跡象。
檸檬葉正面
檸檬葉背面
檸檬葉背面,不同角度拍攝。
葉子表面以冷開水〈自來水含氯〉噴一點水氣,象徵露水。
楊梅葉子的黃斑椿象,全離開卵塊,大都跑到檸檬葉上。
原檸檬葉上的小椿象全部離開卵塊〈卵共28顆,當初發現小椿象是27隻〉。